不管在什麼月齡讓寶寶開始吃副食品,總是有寶寶很快就吃得很好,有寶寶需要些時間慢慢來,而那些需要時間慢慢學習認識食物甚至到真的吃下食物的寶寶並不算少見。
許多照顧者看到寶寶眼睛盯著食物或是手想要搶食物就認為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但是,對食物有興趣跟真的願意吃是不能畫上等號的。
造成寶寶不太願意吃或是不願意把食物放嘴巴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單純當下不想吃,或是食物的氣味寶寶無法接受,又或是寶寶根本還沒準備好開始吃副食品。建議照顧者先評估寶寶發展上是否已經準備好開始吃副食品。
如果寶寶已經準備好開始吃副食品,但仍不太願意吃,照顧者或許能試試以下方法:
內容目錄
方法一、跟寶寶一起吃飯
寶寶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學習及模仿周邊大大小小的新事物。可以的話,盡可能讓寶寶跟家人一起吃飯,參與家人的用餐時光。不一定要全家,即便只有一位家人,也能是寶寶的最佳模仿對象。
方法二、讓寶寶玩食物
眼前的食物對寶寶來說或許是個全新的體驗,舉例來說:寶寶可能不知道照顧者給他的食物叫做地瓜,今天他可能摸一摸,明天拿起來看一看,後天放嘴巴再吐出來,每一個小動作都是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方法三、改變食物質地/型態
或許照顧者目前提供的食物型態不是寶寶喜歡的。如:有些寶寶不喜歡稀飯,但可以接受食物泥;有些寶寶不喜歡食物泥,只喜歡手指食物。建議照顧者觀察寶寶,並隨著寶寶給的回應調整食物的質地/型態。
方法四、讓食物是好抓握的
提供的食物大小要是寶寶能夠拿得起來的,比如說6個月就不適合提供剪小塊的食物。6個月寶寶是利用手掌來抓握食物,食物大小必須讓寶寶能用手掌抓握還突出一部分才能吃的到。寶寶約9個月左右開始發展鉗狀抓握,才有能力用大拇指及食指拿起較小的食物並放到嘴巴。
方法五、執行餐桌上的責任分工
餐桌上的責任分工理論強調照顧者應該劃分好用餐時大家的「權責範圍」,照顧者跟寶寶各自有各自負責的事,進而有效避免用餐時的衝突。
爸媽決定:吃什麼 (what)、什麼時候吃 (when)、在哪裡吃 (where)
小孩決定:吃多少 (how much)、是否要吃照顧者準備的食物 (whether)
照顧者持續提供寶寶拒絕的食物,但不強迫寶寶吃完,因為強迫孩子吃飯,孩子通常會吃的更少。
方法六、減少食物的量及種類
我理解照顧者想讓寶寶吃得很豐盛很多元,但過多的選擇或份量太大都可能造成寶寶壓力過大而不願意吃。照顧者可從提供少量食物開始,再視寶寶進食情況調整食物的份量及種類。
如果嘗試了以上方法,但寶寶仍然持續出現不願意吃、不願意碰食物、或是放到餐椅上就哭等情況,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此外,寶寶若是到9個月大還是沒有吃得很理想,照顧者也可以跟兒科醫生討論是否有需要檢測鐵數值,因為鐵缺乏會影響寶寶食慾及成長。
及早發現可能造成寶寶太願意吃的原因,不僅能及早提供寶寶所需要的協助,也有助於維持愉快的用餐時光。